“香基银行还只是一家小型银行,抗风险能力确实不足。”马敬熙叹了一口气,“这几天到营业部取现金的储户越来越多,再这么下去,香基银行就要被掏空了。”
“我让高益银行支援香基银行一些现金吧。”高弦干净利索地表态,“马生需要多少?”
“五千万吧。”马敬熙思索着回答道:“如果这样还不能解决目前的局面,那香基银行就真的遭遇挤兑风潮了,到时候便必须另当别论了。”
这些话,马敬熙说的非常中肯,堪称没有任何水分。
对此十分满意的高弦,也推心置腹地进一步表态,“如果香基银行真的遭遇挤兑风潮,我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。”
“不过,马生也知道,有利银行眼看着就要接任香江银行业公会主席了,而摆在有利银行面前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,由海外信托银行震荡诱发的这场若隐若现的银行业危机。因此,我希望,对香基银行真的遭遇挤兑风潮的支援,能在一种公开的机制下进行,好形成可供整个行业参考的案例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我们两家人坐在一起,私下里敲定就行了。”
马敬熙点了点头,缓缓说道:“我能明白和理解高爵士所处的位置,所要施展的抱负。”
马永达像个好奇宝宝,适时地替父亲问道:“弦哥提到的公开的机制,具体包括什么内容?”
高弦解释道:“香江银行业的管理,进入金融三级制阶段,还没等完全落实呢,便又被恒隆银行、海外信托银行诱发出了新的危机,说明行业规范还不完善。”
“基于这个情况,有利银行接任香江银行业公会主席后,将会致力于推行,包括资本充足比率最低不能少于百分之四在内的,一系列全新审核标准,像出现问题的香基银行,越发需要向这个标准靠近。”
“另一方面,对于出现问题的银行的支援,不能指望着同行履行义务支撑,需要付出诸如股权之类的代价。”
“其实,这就是现阶段的残酷现实,香江银行业爆发危机,正好给了大鱼吃小鱼的绝佳机会。”
说到这里,高弦望着马敬熙的眼睛,诚恳地强调道:“马生请放心,我对香基银行的控制权没有觊觎之心,只是为了打造一个解决当前银行业危机的公开机制。”
“而且,从世界范围的银行业经验来看,小银行如果没有靠山,终非长远之计,高益银行和有利银行愿意成为香基银行最值得信赖的靠山。”
马永达看了一眼陷入沉默的父亲,抢着说道:“与其让百利达集团和美林证券集团这两个香基集团的股东,把手伸进香基银行,还不如让肉烂在自家人的锅里呢!爸,你说呢?”
“我自然是相信高爵士的。”马敬熙语气里透着无比的落寞,“我只是突然间有些迷惑,我自问一辈子做事兢兢业业,怎么到了花甲之年,还会栽这么大的跟头,老天就这么不眷顾我吗?”
见马敬熙猛地如此失落,高弦本能地感觉,这并非什么好事,毕竟马敬熙上了年纪,非常容易病由心生,于是他连忙给马永达使了一个眼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