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然跟阿齐瓦聊过很多次,但并没有向马特达蒙阐述过自己对整部戏的看法,因此他首先从导演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理念:“人与机器人冲突的故事并不新鲜,🚘自从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-恰佩克在其科幻戏剧《罗素姆万能机器人》中提出机器人这个概念后,人类可能被机器人所毁灭的巨大担忧就降临了。八十多年来,在未来机器人向人类发出挑战,甚至毁灭人类,取而代之的科幻作品汗牛充栋。
我不希望只是拍一部人与机器人战争的视觉大片,我希望在这类电影传统的思考,就是‘如果科技获得了主观意识,人是否就陷入灭亡的危机’的基础上更进一步,思考到底什么是人,到底什么是人性?⛧
此外,这个故事表面是人与机🂤🐮🃑器人的故事,🅉🄰但📳很有现实意义,现在整个世界战争不断,宗教问题,种族问题越来严重,从某种程度来说,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冲突也是种族冲突。因此,我希望大家能够从电影中看到现实,希望可以让观众产生不同的思索。”
马特达蒙点头道:“科波拉先生曾经说过,好的战争🏽片都是反战的,而《未来启示录》在反战这一点做得特别好,很有警示性,会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🔽!”
张然开始讲自己对剧本不满意的地方:“这一稿剧本在细节上更丰富了,但我觉得有点刻板和僵硬,缺乏那种自然而然的感觉,人物情感不突出!另外,第三幕还是偏弱,戏不够,最大的问题还是古最后选择行刺在逻辑上的说服力不够。前几天我在纽约跟罗伯特-德尼罗谈剧本的时候,他也是同样的看法,觉得古的转变有点生硬。”
阿齐瓦-高斯曼🁵和马特达蒙都微微点头,古是ai,他背叛自己的种族,必须要有足够的铺垫,有足够理由作支撑让他的行为可信,否则整个故事就会显得很虚假。
回避了这个问题,在中亚当斯问道:“你为什么背叛自己的种族?为什么要🅴这样做?你认🇰🜍为ai不该替代人类吗?难道你没有ai的自我意识吗?🐲🃰”
古回答是:“不清楚,我只知道不能用核武器,那是底线。我觉得不能过于考虑自己。智能,不会🞜🔽是自我意识这样用逻辑就能推理的,事实上我认为,自我意识不过是长期生存竞争中产生的一种高级反应。并不🗓🛐🛡算是纯粹的智能。智能会有一些更复杂、更具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东西,一些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确实存在的东西。”
这段话放在中可以,放在电影中不行,这样的说辞无法让观众信服,大家会觉得古上校的行动不合逻辑。如果大家觉得人物行动不合逻辑,就会觉🐲🃰得🚤整🔹🅡个故事虚假。
就拿《金陵十三钗☮🂴》来说,对于贝尔的转变电影是有铺垫的,但观众看完,很多人还是觉🇰🜍得贝尔转变太快,从混蛋一下就变成英雄了。
从混蛋转变成英雄尚且会引来这么大的质疑,让机器🏽人背叛自己的种族,没有足够强悍的理由,绝对无法让观众信服。
其实🙸好莱坞大片很多都存在逻辑缺陷,比如《独立日》里,击败外星人靠的是电脑病毒,难道外星人也用二进制的计算机程序?🔑难道外星人没有杀毒软件?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,不拉低外星人的智商,不给人类开挂,以人类的力量怎么可能打得过外星人。
正因为很多电影在逻辑上存在各种瑕疵,因此,好莱坞🎌🏩🜴大片在烂番茄和tc上的评分往往很低,经常被影评人骂出翔。当然,对好莱坞大片来说,目的就是赚钱,影评人评价不高,根本不重要。
不🜵🆞过张然并不想拍一部单纯的特效大片,🙀更不会觉得只要票房大卖就行。
阿齐瓦对此的处理办法是,让亚当斯在监狱中救了古罗夫一次,并因此受了重伤。古问亚当斯,我们不是敌人吗?你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救我?亚🚤当斯说,这就是我们人和你们ai的区别吧!古说,我不明白。亚当斯说,其实我也不知道,如果我想到你是ai,是人类的敌人,那我肯定不会救你。但当时我根本没想那么多,只是本能的感觉到有人遇到了危险,我必须救他。本能,你明白吗?善良就说人的一种本能。我想你的电☈♂🅡子脑袋是不会明白什么叫善良的。
张然觉得这个改法不错,但还不📛够好,这个情节说服力不够强。
在张然跟阿齐瓦交流的过程中,马特达蒙一直静静地听着,并不插话,时不时🜏点头,时不时低头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