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,李峰来到常德。🁯在李峰看来,常德是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,烙画在常德大有可为。于是,经人引荐,烙画落户武陵区互联网产业园,做文化产业;入驻常德河街,在古玩城有了烙画展厅。2018年,常德河街旅游商品街开街,又有了烙画的门店。
目前,李峰正在谋划烙画作为旅游商品怎么经营:开发适合大众需求的旅游商品装饰画;也正筹划在常德市征地60至90亩,建中国烙画第一村,作为烙画的研究中心、博物馆、培训中心、创作中心、销售中心,对接常德旅游,打造常德烙画旅游景点,创年产值5亿元的规模(生产基地),借助东盟“一带一路”,让烙画🐺🄻走向世界。李峰说,研发团队、营销团队、创作团队已经具备,也已有投资商对接,正在谋划可研报告,也正在进行点对点的市场调研,争做常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先行者,力求做成一个常德文化旅游品牌,竖起一面旗帜,为常德文化艺术产业发展、打造常德旅游文化名城做贡献。
女儿李梓萱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学院,作为烙画的传承人,现正在🏿☒湖南林科大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💴🖄士学位,试图运用计算机技术,研究、发展烙画,走出一条互联网+烙画的发展之路。
人们用火烧热铁条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,这便是起初的烙画。烙画是中国⛎🙏传统艺术珍品,🆕它根植💴🖄于民间,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。
颜士昌今年47岁,是颜家烙画第四代传人。聊起颜家的烙画传承,颜士昌侃侃而谈:他的曾祖父带着祖父在河南做生意时,曾祖父🎹跟当时的一个烙画艺人学烙画,后传于祖父颜承祥,而祖父后来又认识了烙画艺人李番之,从他那里学到很多烙画技法。他的父亲颜景兰受到家庭的影响也学会了烙画手艺。
在宿城区双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颜士昌烙画工作室,但见室内的烙画作品琳琅满目、🎂🎒🐝形态各异:栩栩如生的人物、神气十足的骏马、活灵活现的小鸟……这些烙画都出自中国烙画艺术研究会会员、宿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颜士昌之手。
颜士昌深情地回忆说,🜗他的父亲颜景兰是村里的干部,工作之余以创作烙画、漫画为主。在其父影响下,颜士昌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1979年的夏天,颜士昌的父亲拿一根铁条放在炉火上烧,过一会儿等铁条烧红后,就用它在木板上烙,一会儿功夫,牡丹花上的小蜜蜂呈现在颜士昌面前。这是他的父亲烙画给他的最初印象。此后,他在父亲的指点下以木板为纸,以铁条为笔,模仿父亲在木板上烙画,烙出了一幅幅逼真的小动物。一些邻居看到他烙的小鸟等动物都啧啧称赞。也许正是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浸染,让他与烙♊🆭画结缘。
1990年,颜士昌考上了石家庄人文艺术学院,圆了他学习绘画艺术的梦想。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,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夯实了基础。1993年大学毕业后,颜士昌到南关教学仪器厂从事图案设🚭计工作。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钻研烙画。经过几年学习,他的烙书烙画技艺突飞猛进。他不满足于🕾给别人打工,就和曾任双庄中学教导主任、双庄二中校长的李新泽商量:“咱俩合伙搞创作。”两人一拍即合。颜士昌辞去工作,和李新泽一起创办了宿豫烙书艺术社。起初只是兴趣爱好相同,两人走到了一起,时间长了,他俩创作激情四溢,烙笔飞舞,创作了许多烙画作品。于是,他俩在市区举办了一次烙画作品展览,并邀请当地书画名家前来指导。
经过市场调研,颜士昌认为中、小学对烙书有需求,于是,他创作了许多有关教育🐇♙内容的名人名句烙书作品,向中小学校进行推销,这是他走向市场捞的第一桶金🗠。名不见经传的颜士昌,如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2016年,他将宿豫烙书艺术社更名为宿迁市楚云轩烙画艺术有限公司。🖘💻
2005年9月,北京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,颜士昌和李新泽带着他们的烙画作品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博览会。空闲时间,颜士昌就四处观摩,比较别人烙画作品的水平与自己差不多。但是开展的第二天早上,他又到其他的展位观摩,发🍪现新增了一个展位,让他眼前一亮的是,河北郝友友的写实派烙画作品风格与众不同,自成一派,令他羡慕不已。
博览会上,颜士昌被郝友友的烙画作品迷住。只要有空,他就跑到郝友友的摊位旁,与郝友友切磋技艺,虚心🗊向🁍🄢⚷他请教烙画技巧。郝友友被这位年轻人的诚心打动,耐心细致、毫无保留地把他的技艺传授给颜士昌。
博览会结束后,颜士昌回到宿迁按照郝友友传授的方法,反复揣摩,慢慢摸索、试验。实践了一个月后,颜士昌又带着诸多问题专门前往河北,再次拜访了郝友友,向他取经。他回来后按郝友友教的技🕀法慢慢揣摩、领悟、消化、吸收。后来,这位德艺双馨的郝友友成为中国烙画研究会会长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。
在颜士昌的工作室,常见到他神☵🃯贯注地手持电烙铁在一块木板上进行创作,用力一点点地移动着手中的烙铁,这样普普通通的木板在他的手里便成了一件做工精美的工艺品。他说,烙画就像厨师炒菜要掌握火候一样,一定要准确把握好烙铁的火候。通过烙铁的勾、勒、点、染、擦、白描等手法,铬出具有丰富层次、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。🜾由于他对烙铁与明火的巧妙结合加上他娴熟的驾驭能力,无论是山水风光、花鸟动物的泼墨抹染,还是人体与静物的质感肌理,都跃然木板之上,别具韵味。其作品里出神入化地表现人、牛、羊、马、驴等形象。他创作的题材涉猎广泛,农家院里的石磨、老屋,城市里的亭台楼阁等都是他所描绘的对象。他的一些作品,让人看起来是多么的不经意,但是在这背后往往都是他几十年所学的知识慢慢沉淀下来的。
颜士昌从事烙书、烙画的研究、创作,成果丰硕,名声大震。但他仍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,孜孜不倦地耕耘他所爱好的烙画艺术天地。他的烙画作品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,其作品先后入选《中国艺术人才精品大典》《跨世纪书画家精品集萃》等。多年来,他创作了数百幅具有地方特色的烙画作品,被一些部门作为特色礼品赠送给英、美、德等16个国家及地区的友好人士,中央电视台、省、市电视台也曾♢🍫报道过他的事迹。去年,着名电影演员陈凯歌、陈红来到宿迁,他专门为陈红绘制了肖像,受到高度赞誉。2017年,他荣获“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”“十大宿迁工匠”“江苏省乡土人才‘三带’能手”“江苏省乡土人才‘三带’名人”称号。
对于未来的烙画创作,颜士昌充满信心。现在人们对烙画的接触和了解比较少🛱☣🁋,因此,他经常举办烙画讲座,不但介绍理论知识,而且会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烙画。他高兴地说:“我现在到宿迁市未成年人教育基地、市实验小学黄河分校和宿迁🍘🈔♦泽达职业技术学院给学生们开设了烙画体验课,对学生们进行烙画教学,带领他们动手创作,对烙画进行普及与传承。这些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,已经七年了。在社会上,我带出纪前才、董元斌、沈芳等10个徒弟。”他认识到技艺传承的重要性,正准备把有关烙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,变成有据可依的教学用书,并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烙画技法技巧资料进行整理,结集出版,把烙画这种艺术推广传承下去。
谈及对烙画传承人的培养,颜士昌笑容满面地说,他的女儿颜颖2017年大学毕业后在广州🁛一家企业工作,半年后,她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宿迁发展。在近一年时间🂽🔒里,她设计制作了多种烙画工艺品投放市场,多次参与非遗展演,并随其对小学生进行烙画烙书的普及教育与推广。现在有其女儿传承他的技艺,也让他感到些许欣慰。
烙画,宿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烙画又😐🀢⚈称烫画、烙花、烫花、火笔画,它以高温的铁条在竹木、宣纸、棉布、丝绢等材料上熨出烙痕作画,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。据史料记载,烙画源于西汉、盛于东汉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清代时,烙画达到顶峰。